蜂业养殖智能监测系统
来源: | 作者:郑州科煊 | 发布时间: 2023-03-06 | 63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本方案基于但不限于智慧蜂业大数据运营方案一文中提到的1+1+1+N的设计模式,将数据中心、管理平台、可视化平台、以及N个应用系统的具体功能的实现、最终成果、开发周期与成本均做了详细估算

本方案基于但不限于智慧蜂业大数据运营方案一文中提到的1+1+1+N的设计模式,将数据中心、管理平台、可视化平台、以及N个应用系统的具体功能的实现、最终成果、开发周期与成本均做了详细估算。

数据采集层的构成

数据采集层由以下种类的硬件设备构成:

1. 蜂场环境实时监测设备

    监测数据包括温湿度、PM2.5/PM10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臭氧、

    风速风向。

2. 蜂场视频实时监测设备

    具有移动侦测、电子围栏等报警功能的摄像头,报警抓拍的图片或视频支持

    第三方获取。

    可以存储30天视频数据的硬盘录像机。

3. 智能蜂箱

    实时监测蜂箱开闭动作,蜜蜂进出次数,蜂箱重量,蜂箱内部环境如温湿度等。

4. 无人机

    拍摄需要的各种视频传输至数据中心。

数据中心

数据中心功能如下:

1. 接收与处理采集层采集到的各种数据。

2. 根据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与管理平台形成数据流通信。

3. 灵活的分布式数据存储,以华为云区块链技术为参考预留通信接口。

开发周期12天,内容如下:

1. 需求调研3天,确定平台所有类型的业务数据。

2. 设计数据库4天。

3. 开发采集层服务端程序2天。

4. 开发数据流通用接口3天。

管理平台

管理平台功能如下:

1. 各种类型的业务流程的处理,包括:

(1) 回溯业务流程中蜂源、蜂场、加工、运输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与处理。

(2) 静态/动态数据的分析与处理,如人员、资产、可公开的一些可信度数据等。

(3) 行业内各种信息的智能化处理。(需讨论内容与实现方式)

2. 向应用子系统提供各种通信接口。

3. 向第三方平台提供通信接口。

开发周期25天,内容如下:

1. 开发回溯业务流程10天。

2. 开发静态/动态数据分析处理7天。

3. 开发信息的智能化处理5天。

4. 开发通信接口3天。

应用子系统

应用子系统基于管理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与处理功能,实现业务流程,与可视化平台通信。主要包括:

1. 远程监控子系统。

2. 环境监测子系统。

3. 蜂场管理子系统。(需讨论)

4. 报警与应急处理子系统。(需讨论)

5. 回溯子系统。

6. 行业知识服务子系统。

开发周期25天,内容如下:

1. 开发回溯业务流程10天。

2. 开发静态/动态数据分析处理7天。

3. 开发信息的智能化处理5天。

4. 开发通信接口3天。

文章推荐